English

好译著的“生产”过程

1999-01-22 来源:光明日报 汪丁丁 我有话说

常到北大周围的书店转,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时下译著很多很杂。书多了当然是好事,但仔细看看内容,不免又有些担心。在我看来,一本好的译著应该是这样“诞生”的。

首先需要有了解我国图书市场最终需求的人,他到外文图书的供给市场挑选到好书。这就有一个如何使需求和供给相互吻合的问题。选书的人自身具有很多可能性,这包括他本人的教养、目的(盈利、非功利)等,这些个人的偶然性因素在出版市场上影响很大;同时,由于选书者和某些出版社有固定的业务关系,那么,他选出的书就与这些出版社的性质有关。例如选书人和出版教科书的出版社关系较好,那他的选书范围可能就局限在学校的教科书;如果选书人与出版学术专著的出版社联系密切,他选的书可能大都是比较前沿的学术专著。

要避免这些个人的偶然性因素影响出版市场,就需要有一个保障出版市场正常运行的机制。这种机制就是竞争的机制,就是允许多渠道选书,使出版商或翻译机构在出版市场上形成竞争,让市场来决定哪本书是最好的书,是精品。因为市场是多层次的,不同的人需求不一样。

但我们目前的情况是,出版社太多,而能发现好书的人太少。所以当一个人发现了好书后,许多国内出版社就通过出高价等各种手段把版权抢到手。如果一个出版社抢到了版权,但它又没有较高的翻译能力,或者说它的装帧、设计一塌糊涂,这样出的书质量就不能保证。相反,如果我们有一个开放式的竞争机制,那么,抢到版权的出版社具有一定的翻译、装帧、设计等一系列的实力,出版的书质量就高,在国内市场就可以卖很高的价格,去支付出版的高成本。在这样一种开放的、公平的竞争机制下,好的出版社就会脱颖而出。当然这里还有一个专业分工的问题,如科学出版社,它有足够的信息、便宜的资源、较好的编辑,那它应该把科学方面的书的出版权抢到手,因为它在这一方面有优势。所以在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下,能产生良性的专业分工,这实质是一种消费的分工。而在计划体制下的分工是计划出来的,不是市场的、真正的分工。我们现在有些出版社,不管是不是它们应该出的书,不管自己有没有出版这本书的实力,只要觉得书好就去出版,这样出的书质量肯定难以保证。

其次,挑到好书以后,接下来是引进翻译的工作。翻译工作在一本好译著的产生过程中非常重要。我们虽有翻译好书的能力,但有能力翻译好书的人的待遇太低,真正好的翻译家不能被市场挑选出来。而以前不是这样,那时的出版界,你要是真正好的作家,如冯友兰等人,在写书或译书之前,先由出版社付给一万元生活费,然后签一合同,再把书写出来;但如果你的水平确实不行,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,因为市场就是让优质产品从劣质产品中区分得越清楚越好,这就是价格歧视,在知识领域里也是这样。现在,国内的翻译稿酬最低的10—20元就打发了,最高也不过80—100元。可能有些翻译家的水平远远超过那些拿20元/千字的翻译者的水平,但他们的稿费却只能在固定的范围内浮动,这样,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经济学里所说的逆淘汰,就是好的被驱逐了。据一些出版社说,现在最好的翻译就是在校大学生,他们对待遇要求不高。这是造成我们没有好的译著的原因之一。同时,现在出版的译著有很多是在炒作某些东西,出书很快,稿酬可能较高,但翻译的人只图快,彻夜不停地翻译,全然不顾质量。而在校译的时候,只要看懂了原文,找相关的中文对译就行了。而事实上,校译应该看你的文字和原文是否相符,是否可以用其它的词语替换,难度很大,现在可能很少有这样细心的校译了。所以没有把关的,即使翻译出来也不一定流畅,准确。

第三个环节是出版。以前出版的书都要校对好几次,编辑、校对的学问、造诣、修养都很高。许多最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在翻译出版界。因此,那个时代的出版质量比现在的出版质量总体上要好。现在出版的书错别字太多,使用电脑时易出现错字别字,因此校对的时候就更需要细心才行。但是如果你不给校对一个好的报酬,谁给你好好干。这是出版中很大的一个问题,急需改变。

出版中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装帧设计,我们今天最好的装帧设计很少。我喜欢那种既严肃又活泼的设计,像辽宁教育出版社、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些书的设计。但好的毕竟少,因为目前出版社的缺陷是人才太少。对于那些好的美术装帧、设计和编辑应该给予鼓励。当然,我的口味并不是大众的口味。但我相信大众是有共性的,任何一个人,你让他比较两本书装帧设计的好坏,好的就是好的,不会和我有太大的差别。

我最恨的就是把一个乱七八糟的照片给弄上,不管怎样就算装帧设计的行为,这与我们教育的失误和市场化过程没有展开有关,使一些好的装帧设计大师得不到鼓励。

第四个环节是发行。这就涉及谁最了解消费者的口味的问题。这是一个市场问题,在一个完善的成熟的市场社会里,通常应有一些专门负责推荐好书的书刊或机构,以供人们选择。国外有很多这样的书刊,一些出版社还有分类书目,请专家写书评等等,交给图书馆、书店或大学,让他们选购,这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相对完善的机制。当然我们也有这样的机制,但却受到种种限制。真正的专家学者就那么几个,没法形成竞争,找来找去还是那么几个,这些人的口味肯定不能垄断全国人的口味。例如我自己,本来很多书不应由我推荐,我也不可能完成这么多工作,但很多时候都盛情难却。

现在,我们的发行很混乱,甚至有的欺骗读者,盗用某人的名义说“这是一本好书”,或者在征订过程中夹带坏书,利用各种手段去赚钱。而且,有很多好的作品,由于是由偏远的出版社出版的,它的发行渠道达不到一些大城市,所以就被淹没了。有时上海的书在北京买不着,北京的书在上海又买不着。这种发行渠道割据的局面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
所以说,发行中的问题是当前中国出版界最严重的问题。不能搞发行垄断,应该鼓励竞争、互相渗透。出版社可以建立自己的发行网,但最好的办法是有发行公司,专业化的过程总是倾向于降低成本,降低交易费用或市场费用,结果会使得市场更扩大,这种专业化的分工是应该鼓励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